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國資國企重要作用,7月以來,集團在全體干部職工中開展“我為先行區建設做什么”征文活動,以實際行動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我為先行區建設做什么 長江新動能 張勇 一是發揚紓困團隊優良作風。為應對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政府國資委牽頭負責,2019年初,原省高投集團聯合省交投集團、省聯發控股、原省興楚國資發起成立上市公司紓困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紓困基金團隊緊鑼密鼓、星夜兼程,先后紓困投資了京山輕機、人福醫藥、湖北宜化、九州通、三豐智能、雙環科技等省內有影響力的上市公司,“下了一場及時雨”,在紓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的同時,為基金出資人獲得了合理回報。 二是承載新發展多功能定位。集團改革組建后,長江新動能作為3家核心基金管理類子公司之一,肩負紓困、并購、市值管理、大宗交易、定向增發等五大資本市場功能定位,成為集團通過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做優、提升產業投資能級和基金管理量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三是團結和帶領能打硬仗勝仗的團隊。2022年4月長江新動能授牌成立以來,圍繞集團賦予的五大功能定位,以紓困團隊為依托,充實力量,組建三個投資團隊,積極開展各項資本市場業務。著力打造有理想、有信念、有活力、能吃苦、能打硬仗勝仗的專業團隊,奔赴紓困、并購、市值管理的主戰場。 以人為本 與企業共成長 長江投開 黃進 一是做到信仰共筑。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對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特別是年輕員工,要引導學習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開展經常性談心談話,及時把握干部職工思想動態。充分發揮工會群團組織作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增強職工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做到成長共贏。密切關注企業中的年輕群體,提供實現價值的平臺。對能把事情干好,又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要結合企業實際給“位子”,為其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及時納入后備人才庫培養考察,既為其個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廣闊空間,又為企業人才更替搭建梯隊,實現企業與員工成長共贏。 三是做到精神共享。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建立健全企業運行機制,保障員工在崗位上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幫助員工通過職業培訓、崗位培訓等多種方式提升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強員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以公平、競爭的薪酬體系鼓勵員工要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四是做到價值共創。鄂康公司作為長江投開資產的運營主體、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的承建主體和運營主體,更要將價值共創理念根植于心。智慧運營、數字化管理、產業孵化、投融資等都是價值共創的內容。企業可以通過客戶需求的滿足和員工價值創造獲得收入,實現各方共贏。 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高質量發展 長江投開 趙楊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掌好前進之舵。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健全以企業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厘清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決策權限,充分發揮黨委在重大決策中的把關定向作用。 二是強化組織引領,壘好發展之基。明確黨組織的法定地位,黨組織前置程序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推行黨組織書記、經營負責人“一肩挑”,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全覆蓋。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黨組織體系。按照“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推動“黨員+骨干”合二為一,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三是強化思想引領,鑄好信念之魂。堅持用黨的理論武裝頭腦,加熱黨內政治生活這個思想“熔爐”,把學習新思想、新理論作為各級黨組織學習的長期主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是強化紀律引領,筑好規矩之壩。深入推進“清廉國企”建設,不斷完善“懲、防、治”廉潔鏈,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清清爽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凝聚推動公司改革發展的強大動能。 做好科創園區 打造創新驅動引擎 戰略規劃部 尹然 一是樹立服務產業的發展理念。建議集團從創新投入、創新效益、知識創造、創新生態、企業創新五個維度,打造“投入-產出”和“創新生態”并重的指標體系,引導長江科服做好科技創新。盡快引進特殊人才,補齊產業服務方向的高端專業人才。 二是聚焦服務對象。將數字經濟、北斗應用、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領域融入園區發展規劃,吸引大量產業相關中小微企業,篩選其中的潛力企業,加之眾創空間、孵化器自主選育的中小微企業,形成中小微企業集群。 三是強化創新運營能力。針對中小微企業體量小、議價能力弱、獲取優質服務難的短板,充分發揮集團業務多元化優勢,調動各方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攬子增值服務。積極爭取政務服務中心等政務服務機構落戶園區,在政務服務上提供便利。 四是強化創新投資能力。依托科創母基金,子基金充分發揮長江科服園區運營者的優勢,提升基金投資效率。在中小微企業落戶時,約定園區平臺在其每輪融資中均享有不高于5%的跟投權。針對發展潛力巨大的早期企業,積極探索服務換股權。 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使命召喚,生態作為助力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建設 湖北生態 曾為剛 一是參與培育生態保護修復兩級市場體系。一級市場涉及生態資源所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流轉,采用出讓、租賃、作價入股等交易方式,并簽訂生態保護修復協議和土地出讓合同等自然資源資產配置協議;二級市場是生態資源使用者之間的交易,通過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將形成或增加的生態產品資產化后進行轉讓、交易、出租、抵押,同時也包括將生態修復項目“資產包”再次流轉交易。 二是研判生態產品市場需求,聚焦三類可交易品種。一類是生態資源的權益類產品(如礦權、林權、用水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二類是生態標識類產品或服務(如生態農產品、生態旅游等)。三類是生態功能服務指標類產品?;凇吧鷳B價值占補平衡”的原則,并通過政府管控與限額,以購買該類生態產品沖抵開發建設活動造成的生態價值損失來暢通生態產品“銷路”。 三是打通生態環保全產業鏈,協同集團各產業板塊,樹立“零碳企業”品牌形象。打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的全過程,形成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生態保護修復的全產業鏈。同時協同集團其他五大產業板塊,大力發展光伏屋頂廠房、中水回用等節能減排、環境友好高新技術,著力構建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內循環系統,塑造集團“零碳企業”的價值形象。